共筆二人組
本文是為歷史碩士生所設計的研究工具箱,提綱挈領地討論選題、研究、寫作到報告。也希望更多老師同學補充他們的經驗。
圖片來源:Public Domain School Library Clip Art, Images and Graphics, http://www.clipartpal.com/clipart_pd/education/schoollibrary_11655.html
免責聲明:很多人認為歷史是一門藝術。的確,但那是你找到工作,成為歷史學家後才需面對的問題。很多人認為把歷史研究當成技術,有類焚琴煮鶴,但實際上卻有許多初學者不得其門而入。讀完這些基本技巧,並不保證你能成為一位好的歷史研究者,也不保證你能找得到工作,但或許一些建議和實用的技巧,能幫你在研究所走得更順遂。本文主要的對象是碩士生,博士生亦可參考。
考上研究所後,你第一件應想的事是:「趕快畢業」。為何?「如果你不想繼續,你應趕快畢業,以免浪費時間。」「如果你想繼續深造,你更應趕快畢業。」畢業不難,「一天寫一頁,一年就畢業。」問題通常不在寫,而在你要寫什麼。所以我們先討論學位論文的寫作。
1.與你的老師密切合作
切勿閉門造車。你付學費,老師有義務也有責任幫忙你。這包括平日你應修什麼課、文字基本功,選題和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不斷地討論。因此,你的指導老師應是你志趣相合的夥伴。但你應先知道如何獲得指導教授的幫忙。
1.1決定研究對象前,應該先跟他/她討論。
1.2 論文進行前,應該先跟他/她討論。
1.3 每完成一個章節,應該要找他/她討論。
1.4可以向他/她請教如何安排一個妥當的論文寫作時程。
1.5 自己搞清楚修業的相關規定,不要問他/她關於系所規定的事。這是你的責任。
1.6 如果自己有「避不見面」的想法,那就表示論文進行得不順利。應該要跟他/她懇談找出問題的癥結。
1.7 老師也是人,有自己的脾性和研究方式。如果你發現和老師的志趣或研究方式不合,那不一定是你的問題,但應該盡早想辦法解決(如換老師)。
2.如何選題
2.1 了解各種可能的題目:依自己的興趣,翻閱期刊論文、書名、書評、以理解他人的研究。常到圖書館逛逛,會很有助益。
2.2 善用各類參考書籍:對中國史而言,類書、四庫提要、學術筆記都是找題目的入手處。
2.3 其他人文學科:社會學、人類學、哲學、文學也常能提供你思考論文題目之助。
2.4 寫你感興趣的題目,別為了趕時髦而學步。
3.如何寫作
3.1 論文唯一的目標:說服人家接受你的論點。
3.1.1 論點不是你的研究對象、不是你的研究題目;而是你論文要問的最大問題的答案。因此:不需要你「說服」的事,不能成為你的論點。例如:太陽從東邊出來。不可能「說服」的事,也不能成為你的論點。例如:太陽從西邊出來
3.1.2 論點的學術貢獻(重要性)可從下面幾點衡量:
3.1.3.1提出新的論點;
3.1.3.2 對於舊的重要論點提出修正或改正;
3.1.3.3 整理介紹新的資料;
3.1.3.4 以上的綜合。
3.1.3.5 重要性是相對的。
3.2 論文:由個別章節的論點所形塑成的一個大論點。
3.2.1 整體性:要維持住論文的主線;任何章節段落都是為了討論與舖陳主要論點。
3.2.2 連貫性: 段落的結構就是章節的結構,章節的結構就是論文的結構。(這也是多數英文學術論文的結構)
3.2.3 段玉裁的提醒:寫不如改、改不如刪。千萬不要因為資料庫可以搜到很多資料,而忘了剪裁的重要。
3.3 下題的重要:通常題目想定了,論文的主題、結構、論點也就差不多出來了。
3.4 論文的基本形式
3.4.1 論題的陳述(開門見山,突顯論點)
3.4.2 論題的學術意義(目的)
3.4.3 研究取徑、方法、觀點(資料處理的方式)
3.4.4 文獻評論(為自己的研究定位。使後面章節的行文,不會為過多的二手資料的意見及註腳所打斷。)
3.4.5 章節概述。
3.4.6 結論(全文的論點、預期的學術貢獻、尚可再深入的問題等)
*這也是你日後申請各種獎助時的寫法。
**形式是為了舖陳你的論點,當你不知如何下手寫的時候,直接是最好的策略。像告白一樣,用一句話說出你想說的事,不要拐彎抺角。
3.5 實戰經驗守則。
3.5.1 不要光想不寫,要有完成論文的決心。很多問題只有在寫的時候才會發現。
3.5.2 論文是在一定時限內的作品,不要把它想成是一無限的東西。
3.5.3 維持「主線」的論述,不要鑽牛角尖。
3.5.4 抄襲是重罪。
3.5.4.1 所用的語句、文詞直接來自他人時,必須出註。但也不要沒有引用卻加註。
3.5.4.2 引文要越精確越好。最後定稿時所必須檢查引文。
4.如何做研究
圖片來源:Public Domain School Library Clip Art, Images and Graphics, http://www.clipartpal.com/clipart_pd/education/schoollibrary_11662.html
4.1 電子時代的基本自覺:子入太廟每事問,我有問題時時查。
4.2 資料庫及其限制。
4.2.1 必須知道相關辭彙才能有效率地搜尋(如同一人不同的字號)。
4.2.2 將資料庫當成一張網,不斷擴充出去。(如查出某人的朋友,應一併查其間關係;查出某人的進士出身,便應注意其同年、座主等等)。
4.2.3 沒有收入資料庫的不能查,因此要注意資料庫收了什麼。也必須注意古今用語的
差異。
4.2.4 資料庫因使用辨識軟體,常有錯字,因此要與紙本對校。如發現錯誤,也應回應給資料庫,以資改善。
4.2.5 注意搜尋結果的斷句。
4.3 讀書
4.3.1 盡量讀沒標點的本子。
4.3.2 注意不同版本間的差異。
4.3.3 多看提要及目錄學的書籍。這些有助於知悉資料藏在何處。
4.4 關於理論。
4.4.1 理論猶如一張網,用來幫助你思考,不是為了要讓你掉書袋。它能幫你定位問題,或提供思考的方向,用它來思考問題時,理論的效益最大,但不能當做直接的論據。
4.4.2 讀不懂寧可放棄,不要生吞活剝。可以拿自己的學期報告,試著沿著某一理論思路想問題,寫成論文。留意自己在寫作過程中,理論是否能幫你認知新的問題。
4.4.3 最好不要用中譯本。
4.5 資料的收集精神。
4.5.1 「上窮碧落下黃泉」。但這不是指「收齊」所有的原始資料、二手資料(此恨綿綿無絕期),而是所使用的資料是否足以支持提出的論點。
4.5.2 是否運用到目前學術界未使用到的資料。
4.5.3 偷懶的書目學:看相關研究所附的書目。
5.如何有效地報告
5.1 將一篇文章拆成幾個段落。
5.2 記得文章中主要的論點。
5.3 控制時間。這可以靠ppt來掌握。發表前先試著看大約要花多少時間。
5.4 Powerpoint不要一頁太多字。有插圖最好。
6.其他
6.1 基本電腦工具:Office:word、powerpoint、excel、onenote(筆記)、endnote (書目。參見:http://www.lib.ntu.edu.tw/node/862)freemind或xmind(大綱)、Total Commander(檔案管理、搜尋)、FreeFileSync(備份、同步)目前這類套裝軟體,功能已非常強大。但還
是有很多進階的功能,許多人並不知道怎麼用。且套裝軟體的功能表已模組化,學好這些軟體,可以幫你做到任何套裝軟體到手,大致皆能入手。
6.2 外語:大學時至少除英文外,至少再多學一種。外文永不嫌多,同時多語亦無妨。不求快、但天天練。
6.3 申請獎學金,減少生活上其它的顧慮。
6.4 注意身體健康。
6.5 不要贏得了全世界,卻喪失了生命。除了生命,還有很多比論文更重要的東西:親情、愛情、友情、自己……。
6.6 體力是腦力的基礎。
6.7 和同學的關係。
6.7.1 論文群組是推動自己論文進展很有效的方式。
6.7.2 平常組讀書會,寫作時同學互相讀論文、校對錯字。這絕對比自己做有效。
6.7.3 和同學之間學術與非學術上的交往是支撐你度過論文寫作時期的助力。切勿閉門造車。
圖片來源:Public Domain School Library Clip Art, Images and Graphics, http://www.clipartpal.com/clipart_pd/education/student_11899.html
本文採用 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使用-禁止改作 3.0 台灣版條款 授權。
歡迎轉載與引用,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本文。轉載、引用本文請標示網址與作者,如:
共筆二人組 / 研究生的工具箱
引自歷史學柑仔店(https://kamatiam.org/研究生的工具箱/)
留言